跳至内容

【隐蔽的虐猫社群·下篇】肆意的虐待:动物保护的执法立法有何争议?民间保护行动有何代价?

“人可以为自己发声,但动物没办法通过自己的嘴发声,我觉得自己有必要成为它们的嘴。”

【隐蔽的虐猫社群·下篇】肆意的虐待:动物保护的执法立法有何争议?民间保护行动有何代价?
图:Dongdong

编按:在中国大陆的网络生态中,暗地流传一批涉及虐待、虐杀动物的影片。这些影片并非虚构,这意味着揭开虚拟空间后,有一个社群在现实生活中享受、沉溺于虐待动物的行为,甚至将对人的恶意投射和转嫁到动物身上。该社群的网络主站设置在防火墙外,被技术层层包裹。在社交平台上,他们讨论和传播虐待动物的手段方式,并形成一套独特的、多种文化形态交织的语言系统。由于中国大陆没有针对虐待伴侣动物(或称同伴动物)的法律,施虐者潜藏在被网络技术庇护的暗处,难被究责。端传媒走近虐猫社群,观察该社群的网络型态、文化和心理动机,并尝试讨论背后重要的救助动物、法律订立等议题。

本文为“虐猫社群专题”下篇。专题上篇<【隐蔽的虐猫社群·上篇】抽象文化、厌女、对抗爱猫人士,中国虐猫现象何以成风潮?>已刊发。端传媒十周年专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会延续关于动物权益的讨论,敬请读者关注。

李悦然第一次听说虐猫者形成了组织,源自一起经过精心策划来袭击流浪猫的事件。

生活在上海的李悦然与两只猫咪相伴。去年,她开始使用“街猫”App,这是一款可以让用户远程喂养流浪猫的软件。该公司在大陆数个城市铺设装有摄像头和投食器的智能猫屋,用户可以实时观看流浪猫吃食的直播,App的用户注册数量高达千万。

喜欢看猫直播的人不在少数,一些流浪猫还因为吃食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成了网红猫。李悦然也觉得猫直播很可爱,不过,她使用“街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街猫”为照顾流浪猫提供了便利。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