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成绩出炉那一刻起,一场为期两周的,围绕着信息、心态乃至财力的战役便正式打响。何谓一个好专业?许多家长迫切地为刚踏出应试教育大门的孩子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将目光投向了一个近年来持续火爆的领域: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高考志愿填报老师里,张雪峰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位,他的观点诸如“所有文科都叫服务业”“普通家庭别学新闻”都曾广泛传播。这些看似夸张的言论也引发了不少质疑。从业五年的高报(高考志愿填报)老师彭天认为,张雪峰的很多观点要辩证看待:热门专业不见得适合每一个孩子,所谓的“天坑专业”(注:多指就业与行业前景差的专业)也可能成为抄底的好选择,一切都要结合院校层次、所在城市、孩子性格和喜好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综合判断。
更何况,时代变化飞快,行业的潮起潮落远非个人所能预测。今年3月初,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先后宣布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一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宣布扩招计划。而以文科见长的复旦大学,则将今年文科招生比例从原来的30%至40%大幅压缩至20%,同时扩大理工农医类学科招生规模。
这一次扩招的方向清晰地瞄准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急需”专业。这场被称为“优质本科扩招”的改革,加上3月初中国国家发改委提出2025年“双一流本科再扩招2万人”,正在重塑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也将改变无数家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