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对台军事威胁与认知作战日益加剧下,赖清德于2024年5月20日正式就任中华民国总统迄今届满一年。回顾2024年5月政权交替的背景,民进党籍的赖清德自蔡英文手中接棒,创下台湾首位于1996年总统直选以来副总统当选总统的纪录,也打破每八年即政党轮替的宪政纪录。
赖清德上任之始,即面对自2008年以来首度出现的分立政府局面,使台湾政治陷入僵局:同时,外部的安全挑战亦步步进逼:2024年5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联合利剑-2024A”环台军演,升高台海紧张情势;其后解放军又于2024年底赖清德出访南太平洋三友邦之际,以及2025年赖清德的“313国安谈话”将中国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后,分别发动一场未命名的大规模攻台军演。内忧与外患,联手交织出赖清德的开局之年。
多数研究指出,赖清德的对中论述沿续蔡英文2021年双十谈话所揭示的“四个坚持”,并以其2023年提出的“和平四大支柱行动方案”作为首任期间处理美中台关系的框架。
然而,两人在话语风格上仍呈现可辨识的差异:蔡英文以内敛审慎著称,语言基调稳健且情绪起伏有限,强调“稳定-克制-韧性”的渐进式修辞;赖清德则展现主动与直接的特质,语句更具情感张力与对抗性,时以鲜明措辞——如“祖国说”、“《瑷珲条约》收回领土论”——凸显其立场。于是,同一政策核心在不同政治人格-话语配置下,呈现“温和坚定”与“强势直白”两套叙事样态,既维持民进党对中路线的持续性,也提供国内外受众不同的认知视角与解读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