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歇根大学妇女学和历史学荣休教授王政,是对中国女权运动史感兴趣的读者必读的学者之一,她也是在西方学界积极拓展中国女性研究、也关注当代的中国女性主义讨论的一位学者。1999年,她的著作《五四女性》以英文版出版,讲述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中,五位在各领域打开女性话语、产生知识及运动的女性,是对当时中国官方将共产党与女性解放相结合的经典话语的重要突破,也是填补历史空白的重要作品。
但这本书在中文世界一直没有正式出版,她与其他译者曾自行将书翻译成PDF,在尤其简体中文世界有较为广泛的传播。今年,香港中文大学终于正式出版本书的繁体增订版,在王政的自序中,她回顾了这项研究的发展脉络及她本人对中国女权主义运动的研究兴趣,对于学术、运动及理解她本人,都是一篇重要的参考。因此,在征得出版社及王政老师授权后,我们愿与读者分享这篇自序。
本书英文原著的初稿源自我1995 年完成的史学博士论文。1999 年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受到英语学术界关注,因为这是首部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五四时期的历史著作,并主要以我对五四女性的访谈作为第一手资料,书写了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轨迹。我完成本项研究迄今已有三十年,此次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推出中文版,令我感慨良多,当年作为学子为本项研究所做的努力依然历历在目。我想中文读者可能会对本书的写作背景感兴趣,在此就以“个人学术简史”的形式谈谈我如何进入这个领域、这项研究对我个人的意义,以及今天我对自己三十年前著述的反思。
对女权主义史学由无知到著迷
1985 年,我被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历史系录取,成为美国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出国前,我刚在美国福布莱特文化交流项目举办的高校师资培训班学了一年美国史,结业论文题目我选了“美国的职业妇女”。可能当时我作为高校青年女教师,在事业和个人生活方面都觉得有些困惑和迷茫,所以想了解一下美国职业妇女是啥情况。总之,班里只有我选了个与妇女有关的题目,那位美国男教授也从来没在课上讲过美国妇女。同班的一位老师得知我论文写美国妇女,并且即将去加州大学学习美国史,就找我说,美国史学会的秘书长刘绪贻教授想约我为他主编的美国史丛书写一部美国妇女运动史。1 在那之前,我连一篇文章都没发表过,一下子有人约书稿,不免受宠若惊,连忙答应下来。去历史系报到时,我就直接找了位美国妇女史教授做我的导师,专业研究领域自然也定了妇女史。当时的选择完全是出于写作任务的考虑,压根儿没想过我要做妇女史学者。在那个阶段,我对文化比较研究兴趣最浓,选了不少这方面的课,后来还获得跨学科的“社会理论和比较历史”课程的结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