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以伊开战后四天,我逃离了永远的战场以色列

10月7日是内塔尼亚胡政治生涯的奇迹,而通过攻打伊朗,他又经历了一场浴火重生。

以伊开战后四天,我逃离了永远的战场以色列
2025年6月18日,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的拉马特甘,空袭警报响起,人们躲在地下地铁站里,警告伊朗即将发动攻击。摄:Oded Balilty/AP/达志影像

1. Shit hits the fan.

6月13日凌晨,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几个小时后以色列会突然对伊朗发起袭击。

零点刚过,我正躺在东耶路撒冷的床上刷睡前的最后一轮手机,浏览以色列左翼媒体《国土报》在深夜发到我邮箱里的每日速报。作为以色列极少数良知未泯的媒体之一,《国土报》自从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开始,每天向订阅者发送战时速报,并且在速报末尾附上截至今日加沙的死亡人数。大多数以色列人都将这一数字斥责为哈马斯掌控的加沙健康部捏造出来的虚假数字,因而能在这个国家里听到小小的一声丧钟已来之不易。

我依稀记得那一天的死亡数字停留在55 000人左右。那一天的日报里还提到两则消息:一是在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报告首次宣称伊朗的核技术发展未能遵循国际约定之后,以色列首相内塔尼亚胡对伊朗的核设施发出了进攻威胁,并且多方消息指这一进攻计划迫在眉睫;二是在周日(6月15日)美国和伊朗将关于下一步核协议进行面对面的会谈。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对这两则信息进行了符合逻辑的推论:以色列用军事威胁对伊朗施压,试图为美国两天后的谈判争取空间。说得更通俗一点:过两天搞不好会倒霉,但眼下应该没事。我已经预订了6月19日离开以色列的航班,只要情况能稍微再拖一下,我就远在千里之外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