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已经不存在的“灰色地带”上的顿巴斯人:专访乌克兰俄语作家库尔科夫

“本质上说,他们是在两种恐惧之间做选择,而他们往往觉得自己住了四十、六十年的家会保护他们。”

已经不存在的“灰色地带”上的顿巴斯人:专访乌克兰俄语作家库尔科夫
2022年,乌克兰俄语作家安德烈·库尔科夫(Andrei Kurkov)。摄:Ulrich Perrey/picture-alliance/dpa/AP/达志影像

在2022年的全面战争爆发前,乌克兰和俄罗斯在事实上已经交火多年。从2014年开始,漫长的顿巴斯战争的战火就持续在乌克兰东部燃烧。

在这场战争中,一座小村,正巧坐落在乌克兰和顿巴斯军队阵地之间的“灰色地带”——不受任何政治势力管辖,也没有任何公共服务。村子里只剩下两人没有离开——养蜂人谢尔盖和他过去的死敌帕什卡。战争虽然已经冻结,但仍时不时有零星炮击和狙击手对决,这座村子成了战场。过去谢尔盖和帕什卡都不关心政治,但在战争年代,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相对立的立场。他们分别与一名乌军士兵和一名顿巴斯士兵交好,两人时不时来到村子里,村子里逐渐展开一场微妙的情报战……

谢尔盖和帕什卡,是乌克兰小说家安德烈·库尔科夫(乌克兰语:Андрій Юрійович Курков)的俄语小说《灰蜜蜂》(Серые пчёлы)里的主要人物,也是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之前,顿巴斯战争中许多生活在“灰色地带”的人的写照。

出生于1961年的库尔科夫,是乌克兰著名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他做过记者、编辑、监狱警卫,用俄语和乌克兰语写作。多年来,库尔科夫创作了近20部小说。发表于2018年的《灰蜜蜂》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022年全面战争爆发后,原先战场中间的“灰色地带”很快不复存在,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命运,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而对于用俄语写作的库尔科夫来说,全面战争,以及三年来乌克兰自身对身份和文化认同的追求,对他和他的文学又带来了哪些冲击?

带着这些问题,《端传媒》专访了库尔科夫,和他谈到了小说创作、“顿巴斯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的文学在乌克兰面临的处境。

端传媒(以下简称“端”):你在小说中提到了顿巴斯战争中的“灰色地带”——距离前线不远的地方,许多顿巴斯平民继续生活着,不愿意离开。你也用“蜜蜂”来隐喻他们的生活状态。2022年全面战争爆发到今天,《灰蜜蜂》里描写的顿巴斯的生活,是不是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可不可以说说你当时是怎么想到写这本小说的?

库尔科夫:在小说中描写的那种有人生活的“灰色地带”,当然已不复存在了。

“灰色地带”这个概念本身,在战事结束或变得相对平静时才会出现。比如现在出现在诸如苏梅州、哈尔科夫州一带的前线后面的地带。但这些都是被摧毁的村庄,不是那种有房子但没电的村庄,而是彻底的废墟。又如目前正激烈战斗的波克罗夫斯克市(Pokrovsk),乌克兰人正在保卫这座城市,目前还有两千民众留在城里。但他们并不是在生活,而是躲在地下室里,因为这座城市几乎已被摧毁。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