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海运戏院熄灯后留下的香港电影院:为何无可被取代?

但所谓的无可被取代,说的是实际一点的硬件配套?还是虚一点的,去戏院看戏的那份仪式感?

海运戏院熄灯后留下的香港电影院:为何无可被取代?
2025年6月1日,尖沙咀海运戏院,最后一场告别盲盒场正在放映《唐山大兄》。摄:邓家烜/端传媒

千禧年间,电影史学家 David Bordwell 曾著《香港电影王国:娱乐的艺术》一书,引证香港发展与电影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那夜生活璀璨一时的年代,行街、食饭、看戏,几近是香港人的指定动作,也因此,香港一城之内,每一区都有大大小小的戏院,灯火通明至午夜场方休。

二十余载又过,今日有言香港电影王国或会面临崩殂,可列举的表征之一是过去数年,各区戏院结业消息此起彼落。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6月,香港常规戏院共计52间,而2020年疫情至今,全港已累积逾20家电影院结业。其中包括2024年有9家结业,也包括单是2025年首五个月,已有多达五家戏院陆续结业:拥有52年历史、以特大院厅著称的北角新光戏院(3月3日);旺角新宝戏院(4月1日);黄埔嘉禾(4月10日);太古康怡戏院(5月28日);及最近一起,是拥有56年历史的尖东海运戏院于6月1日熄灯。

位于尖沙嘴的海运戏院,其“荣休”就在上星期日(6月1日)。逾半世纪历史中,它是见证了香港本地影业兴衰的集中地,也是嘉禾院线最有代表性的戏院。在那最后一夜,不少老影迷前来送别,戏院则特别上映了这里昔日最卖座的三部电影:《半斤八两》(1976)、《猛龙过江》(1972)及《唐山大兄》(1971)。散场以后,海运戏院在午夜拆下了悬挂在广东道上逾半世纪的招牌,意味著此后夜䦨人更静,网络悼念图文不断,充满“光影岁月剧终”、“传奇落幕”等语句。

“所以放映室其实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