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国家安全与人权的碰撞:美国如何回应跨国镇压?

面对中国日益系统性的跨国镇压策略,美国开始对此做出反应。

国家安全与人权的碰撞:美国如何回应跨国镇压?
2023年11月15日,美国加州旧金山,2023年美国APEC峰会期间,亲中国政府的民众和支持西藏独立运动的的示威者聚集在酒店外。摄:David Paul Morris/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在过去一些年里,中国流亡群体深受跨国镇压威胁。骚扰电话、对国内家人施压,甚至人身威胁,并没有随着跨越国境线而消失。在中美关系日益恶化、意识形态冲突愈加尖锐的情况下,美国政界和执法部门近年来才开始严肃对待这个问题。

在2023年9月,这个被长期忽视的安全隐患由于中国官方的代理人有组织地攻击抗议者而在APEC峰会期间爆发。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出资并协调来自纽约、宾夕法尼亚和华盛顿州的35个亲中共华侨团体来欢迎习近平的访美。在几十名私人保安的保护下,这些人使用加长旗杆和化学喷剂袭击反共示威者,导致多人送医治疗。

中国跨国镇压的手段与美国政界的回应

为了避免外交风波,中国很少直接暴力攻击居住西方国家的政治目标,而是采取更隐蔽的手段噤声或“劝返”受害者。这些手段包括跟踪、黑客攻击与人肉搜索、网络霸凌,以及威胁受害者及其国内亲属。始于2014年的猎狐行动与始于2015年的天网行动属于典型的隐蔽跨国镇压。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在2014到2023年期间这两项行动迫使12,000人从120个国家返回国内受审。当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无法运用例如引渡、遣返和远程起诉等法律程序达成目的时,便进行法外劝返。作为专责追查国内外涉嫌腐败官员的党务机构,中纪委具有超越司法系统的权力。其“劝返行动”牵连威胁当事人亲属、动员华侨社区进行骚扰,意在从心理上击溃当事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