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2025 澳大利亚大选:是否“亲中”就能赢华人票?

中澳关系回不去2010年代中期的“蜜月”状态,中国议题的重要性也不如政党所想。

2025 澳大利亚大选:是否“亲中”就能赢华人票?
2025年4月28日,澳洲悉尼伊斯特伍德,澳洲总理Anthony Albanese与工党贝内隆选区(Bennelong)议员Jerome Laxale在提前投票站与选民会面。摄:Asanka Ratnayake/Getty Images

编者按:澳大利亚将于5月3日举行联邦大选,现时澳大利亚执政党工党和在野党自由党的民意不分上下,澳大利亚媒体预测,这将会是近年来选情最为胶著的一次。而华人选民是这场胶著的选战中的关键。今年将决定澳大利亚选举结果的数个摇摆区(marginal seat)均是知名华人区,平均每个区至少20%以上的人口有华裔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澳大利亚舆论似乎认为要赢华人票就要表态“亲中”,这篇报道用数据说明,这可能是个误区。

2025年2月下旬,中国三艘军船在澳大利亚与纽西兰之间的塔斯曼海域进行实弹演习,导致至少三架商业航班要更改航线,而中国被指仅在演习开始半小时之前才告知澳大利亚航空当局,而澳大利亚军方也是通过商业航班飞行员的通知,才知道中国在实行实弹演习。

中国的实弹演习不仅登上澳大利亚各大媒体头条,对于当时在准备五月联邦大选的自由党和工党,无疑是竞选的最新“助力武器”。为澳大利亚与英美签署“澳库斯”(AUKUS)核潜艇计划、支持当选后会增加210亿澳元国防经费的自由党,攻击工党政府“懦弱”,没有在此事上向中国表达强硬立场;在执政期间促成中澳关系暖化的工党强调维持稳定,工党国防部长Richard Marles则呼吁各方冷静,指会遵循国际法来处理这件事。

自2019年的联邦大选以来,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两大政党选举拉票时的议题之一,这不仅是因为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紧密,也是因为澳大利亚多个摇摆区与华人区重合,而新冠疫情以来,中澳关系的恶化对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华人产生不少负面影响,令自由党在2022年的选举输掉多个华人区,最终败选。在2022年自由党选后内部分析中,自由党列出一系列导致选举失利的因素,其中输掉失去华人选票排在榜首。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