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飞驰人生”与通勤刚需,禁摩10余年广州深陷“电鸡”围城

百万“电鸡”的出行需求与广州道路规划遗留问题之间的空间矛盾,引发了不同人群的共同“讨伐”。

“飞驰人生”与通勤刚需,禁摩10余年广州深陷“电鸡”围城
2023年5月9日,中国广州,驾驶者在信号灯前等候。图: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22日,正在深圳参加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的巴黎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安赛龙(Viktor Axelsen),在X平台发帖称:中国的电动自行车让我想增加自己的保险额度,你真的听不到(注:电动自行车声音小)或看不到它们的到来(注:逆行、超速等违规行驶)。

此帖很快被大陆网友及媒体传播到大陆社交平台。在这个外国人言语稍有不慎就会“辱华”的年代,安赛龙的“吐槽”并没有遭到广大网民的口诛笔伐,而是迎来赞同一片。网民纷纷表示安赛龙简直是自己的“嘴替”,并希望安赛龙的“吐槽”可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100公里外的广州面临着和深圳同样甚至更为严重的“电鸡”问题。“广州苦电鸡久矣”在民间流传甚久,十余年来,从禁摩禁电到“限电”,广州不断出台各项政策“缝缝补补”,电动车保有量一直疯狂增长,到2024年底已超过560万辆。根据《2023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电动自行车日均出行量为685万人次,同比增长14%,相比2019年增长72%。

百万“电鸡”的出行需求与广州早期道路规划遗留问题之间的空间矛盾,引发了不同人群的共同“讨伐”。2024年底,广州正式施行《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包括提高违规罚款、限速15公里等。这份“史上最严”新规在官方媒体报道中,标志着广州电动自行车管理全面规范化。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