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32万人在当天走上了贝尔格莱德的街头,这是近来塞尔维亚历史上最大的社会抗议。2024年11月1日,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威萨德火车站天花板塌落导致15人死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政府系统性的腐败和现状的不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街头游行持续在城市之间蔓延和连接。
发生顶棚倒塌的诺维萨德火车站是匈牙利-塞尔维亚高铁铁路(下文简称“匈塞铁路”)沿线一站。在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匈塞铁路的项目下,该车站于2021年开始全面重建翻新,2024年7月,刚刚重新开放。
塞尔维亚的学生们从高校发起“封锁运动”和游行接力,超过80所大学学院被“占领”,运动逐渐蔓延到其他社会群体。中学教师、律师罢工,退伍军人和农民和东正教宗教人士也表示支持。3月15日周六的抗议活动被称为“15 for 15”,以纪念车站15名受害者。当晚7点,游行的人群遭到某种超声武器的袭击。此后不到一周,超过五十万人在网上发出请愿书,要求调查游行时安全部门是否对普通人动用武器。3月21日,一名因火车站屋顶倒塌而陷入昏迷的19岁少年最终不治而亡,事件死亡人数增加至16人。人们再次发起哀悼,重申尚未得到回应的诉求。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空袭26周年纪念起始日,游行持续在街道上进行。
面对塞尔维亚长期恶化的民主政治生态,学生和年轻市民开始另辟蹊径,摒弃代议制民主,探索直接民主,以此来恢复和实践政治参与的真实性。没有领袖、没有面孔、没有署名,在网络meme、讽刺玩笑和政治宣言的口号下,年轻人别具一格的游行规则和“反政治”的抗议姿态,则成为本次抗议的一大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