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的一场记者会上,39岁、菲律宾籍的 Noelyn Patricio Arzaga 说话小声而缓慢,时而欲言又止。她穿著素色卫衣,身子单薄,原有一把长发的她,现在铲了青。面对现场的20个记者,她明显感到不太习惯。
她决定站出来,鉴于她自去年3月治疗癌症的经历。Noelyn 去年确诊乳癌二期,医生建议她进行化疗,雇主支持她治疗,但担心化疗影响她的工作表现,劝喻她直接进行切割手术。隔了数月,医生再度建议她进行化疗,Noelyn 表示愿意。雇主告诉医生,因为担心 Noelyn 无法打理家务,雇主因为要照顾儿子可能会失去工作,最终与 Noelyn 终止合约,涉嫌违法。一个深夜,雇主要求她即时离开工作了近两年的住所。
Noelyn 的个案不是孤例。3月9日,香港亚洲家务工工会联会(FADWU)及菲律宾移工癌症支援联盟(FilMCaSS-HK)召开记者会,公开自2020年有195宗外籍家务工在工作期间被诊断出癌症或其他重病的案例纪录,其中三成外籍家务工因健康问题被非法终止合约,64宗个案则遭受各种形式的剥削,包括未获支付工资和病假津贴、雇主拒绝承担医疗费用等等。
患病的异乡移工远赴香港当家务工,签订两年合约、住在雇主家中,一旦被解雇需在限时内离境,状态比起其他打工人特殊。在疾病、合约、家庭负担、劳工权益等等多重而复杂的考虑之中,她们做出了怎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