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三个无家者的马拉松练跑札记:冲线之后,往后人生还要跑

跑步会乏力,人生会跌倒,但他们踏出了那一步:“改变就是面对痛苦的过程。”

三个无家者的马拉松练跑札记:冲线之后,往后人生还要跑
今年是秋明第二次参加渣打马拉松。第一次是在20年前,当年他经常运动,体重90磅;现在他48岁,重160磅,这次报名跑步是“打大佬”。摄:邓家烜/端传媒

2月9日,清晨6时的天还未光,气温跌至摄氏11度,维多利亚公园附近摩肩接踵。社区组织协会的跑步队冒著寒风在天后集合,准备挑战2025年初春的渣打马拉松十公里赛。

跑队成员秋明早半小时来到,他凌晨3点醒来,不敢睡回笼觉。这两晚他为了好好休息,应付赛事,特意付几百元租住佐敦的宾馆。今天是派成绩表的日子,“终于可以打仗,”他说。

另一个成员云诚邀请儿子过来见证,儿子为他拍照,他眉开眼笑,期望在一小时内完成赛程:“栽种了三个月,期望开花结果有收成。”他比自己想像中兴奋:“不紧张,现在就想起跑。”

今年,关注扶贫的社协首次组队参加马拉松筹款,成员有更生人士、精神复元人士和无家者等,筹得款项将用于支援更生人士和贫困儿童。近半年来,跑步队逢星期一在深水埗运动场练跑,他们穿上粉红蓝色的战衣在跑道上不断往返,共经过18次训练。跑道的最内圈长400米,十公里即是25个圈——也是马拉松来回天后至筲箕湾的距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