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重磅记者自留地”是端传媒新开设的专栏,由来自不同地区的记者轮值书写。 这些故事也许并不重磅、也非必要,却是记者生涯中,让我们心痒难耐、不吐不快的片刻。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经历过武汉封城的记者樊杉。疫情改变了她与许多人的人生轨迹。五年前,她带着创伤离开家乡。五年后,她回到现场,在直面痛苦与聆听他者中,找到活在这个布满不可抗力的时代的勇气与力量。
去年,我回到武汉,一切都变了。疫情之前,我周末常去家附近的一间舞蹈工作室练舞,这是从小坚持的爱好,从民族舞到Hip-Hop,舞蹈让我感受到身体的轻盈,与老师结下深厚的友谊。2020年封城后至今,我再没有感受过轻盈。那间工作室在疫情后倒闭,老师搬去了长江对岸。
在外地生活时,我的出租房在一间舞蹈室旁,每每路过,我总是犹豫是否进去看两眼,不过每次都提不起勇气。我的身体比以前沉重了许多。跳舞会让我立刻想起2020年之前的日子,那是一个我们再也回不去的世界。人们常把时间线划分为“疫情前”和“疫情后”,我想以舞蹈为界:“跳舞的我”和“不跳舞的我”。
离开家五年了,这里唯一没有变化的是我的房间。拉开抽屉,盖在最上层的是疫情志愿者徽章和解封后的献血感谢状,上面有两段用排比和感叹号组合而成的抒情语句,对挽救疫情期间急重症患者的献血人士表达感谢,最后以一行红色字收尾:“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您是英雄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