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牺牲日常生活的政治是否可能
“最近我注意到一件事。获得自由的时间越长,我们的自主意识也越发增长。从只会听命、什么都不在乎的傀儡,逐渐产生自我追求。虽然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太一样,但终归大家都想在这偷来的时间中造成一些影响,随身边的人、对这个世界……就像是一种证明,证明我们曾经存在过。”--陈木海
游戏主线开始,我就意识到,《沉没意志》不会是一款关于英雄主义、关于底层人民击碎罪恶世界的好莱坞故事。游戏的主人公,你操控的角色“戴士杰”对日常生活有一种过于健康的眷恋:你从睡梦中醒来,阅读女友程芳留下的字条、关掉睡前打到一半的游戏、阅读零食盒的包装说明,你清楚感觉到生活不是一件可以被狠心丢弃的东西。即使你只是短暂地与戴士杰一同活在这个反乌托邦世界中,你也能感受那些漂浮在台北街道中无处不在的焦虑、那些每日新闻中播报的压迫,还有身边的人们所遭遇的不公,被便利店与街边小摊的灯光吸引,扭过头倾听过路人关于扭蛋机和奶茶口味的对话。
在这个极盛资本主义的世界中,被称为“榨脑”的人脑算力技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社会在人工智能的压迫下产生出贫民窟和巨量的底层失业者,后者为了维持生活,走入算力工厂,租借自己的大脑给种种智能科技提供算力,而用一年中几个月的时间为这台巨大的城市机器提供原料。政府是站在企业那一边的:没有这些罪恶的产业,就没有生产力和GDP,没有对公民的治理与监视,没有所谓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