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指标与“体感”的矛盾:拜登治下的美国经济是好是坏?专访经济学家 Dean Baker

拜登政府的经济表现该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为何却普遍被认为是民主党最大的败因?

指标与“体感”的矛盾:拜登治下的美国经济是好是坏?专访经济学家 Dean Baker
2023年2月15日,美国马里兰州拉纳姆,总统拜登在国际电气工人兄弟会(IBEW)地方分会发表经济讲话。摄:Evelyn Hockstein/Reuters/达志影像

如果这四年来的美国总统是特朗普,面对一模一样的经济数据,他想必会不停主张美国经济大好,疫情后的复苏远比其他国家强劲,人们的钱包更是越来越满。

而且,他这么说也会是对的。从大多数主要的经济指标来看,拜登政府带领美国疫后复苏的表现都相当可观,远远超过其他富裕国家。

确实,疫情后物价一度大幅上涨,多数的报导与评论也都强调通膨是民主党阵营的最大包袱,此前端传媒刊出的出口民调分析亦指出选民“认为四年来个人财务变差”的比率实在太高,是贺锦丽落败的关键原因。但是,选民“感受到”财务变差不等于人们的家计真的更加困难。疫情后四年之间,平均物价上涨的幅度确实突破20%大关,但薪资上涨的幅度却也超过25%,低薪族群的平均薪资涨幅甚至超过30%。换言之,物价虽然上涨,但人们薪资成长的速度其实更快,高薪者如此,中低薪者更是如此,这也使得薪资不平等整体而言降低而非扩大。

薪资成长之所以如此快速,则又得归功于因为就业机会高速成长,尤其营建等产业成长极快,推升了人们的薪资。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在4%上下徘徊,而这是半世纪以来的历史新低。至于经济成长的功臣则总有争论的空间,但拜登政府绝对有理由主张,是他们一连串的产业政策引进大量投资,才在营建等部门创造这么多的就业机会。不论如何,单就结果而论,拜登政府面对疫情所缴出的成绩单,远比奥巴马、布殊父子各自面对经济危机时更为亮眼。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