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底,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发布了她的自传《自由》,引发了德国公众的热议。此时发布自传,与德国政坛和欧洲局势的动荡形成了强烈呼应。当月初,现任首相舒尔茨解雇自民党籍财长林德纳,宣告执政的红绿灯联盟破裂。朝野经过一轮拉锯,决定在明年年初进行改选。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再次当选,让孤立主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北约头上;俄乌战线告急,迟到的弹道导弹也无法弥补师老兵疲的劣势;欧洲经济近乎停滞,大众工厂大规模罢工,产业界在中国廉价电动车的冲击和美国关税预期的夹击中焦头烂额。极右翼的另类选择党首次推出本党的总理候选人,冷战后奠定的政治版图很可能迎来一次洗牌。鉴于以上种种,也难怪今年年中,曾希望在默克尔卸任后扛起欧洲大旗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年中的一次演讲中喊出了那句震撼人心的话:“我们的欧洲濒临死亡。”
面对如此动荡的局势,德国人自然难免想起已卸任三年的默克尔。在她治下的十六年里,德国和欧洲尽管历经颠簸,却始终昂首向前,从未陷入如今这般深刻的自我怀疑。有人怀念她的稳健,有人敬仰她的付出,也有人将她视为当下乱局的始作俑者。他们都想从这位冷战后德国的长期掌舵人身上找到进一步论据。
默克尔在全书开篇说:“我们(政客)常常回避问题,用冗长的语句填充时间,以避免面对进一步的尖锐问题,或者使用空洞的套话而不是清晰易懂的句子……他们话说得很多,却传达的信息很少。”至少默克尔不是这样,她一向以寡言著称。这本书的内容几乎没有让任何一种期待如愿以偿。它既不满足怀旧者的想象,也未能为批评者提供新的弹药。该书不仅捍卫了她在任期间的大部分施政决定,更是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新鲜出炉的独家材料。对此,她本人的说辞是,如果事后居然曝光了很多额外的内幕,那就意味着自己当年在欺骗德国人民。这让人想起她那标志性的菱形手势,外柔内刚,引而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