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书摘|归属之仪:马来西亚槟城华人社群的记忆、现代性与身分认同

海峡殖民地的华人社群主要是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移民,其复杂程度超乎我们的想像。

书摘|归属之仪:马来西亚槟城华人社群的记忆、现代性与身分认同
2019年1月23日,马来西亚槟城一个村庄。摄:Oleksandr Rupeta/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本文节选自左岸出版社新书《归属之仪》,这是一本人类学家研究,从槟城华人的节庆与庙宇开始,探讨华人在异地会长出什么样不一样的果实。端传媒获授权转载。

即使槟城的地位略逊于新加坡,但它依然继续吸引来自亚洲与欧洲的移民与定居者,并保有海峡产品区域贸易中心的地位。许多来到槟城的人是找寻财富与名声的旅居者,但槟城也吸引著其他希望享受天然美景、气候、异国食物与悠闲生活风格的人们。一八一一年,有一位英国访客描写从升旗山向下俯瞰的美景:

我们穿越一大片浓密几乎无法穿越的巨大森林,登上这座陡峭山峦,怀著愉悦的心情,将视线落在从山边一路延伸到海滨的美丽平原上。美妙的山谷散布著漂亮别墅与风景如画的小屋,交错著令人心旷神怡的马车路,山上流下的曲折溪水蜿蜒流入大海。这整个地方栽植浓密。园圃生产了最美味可口、保持在最佳等级的水果,胡椒园种植极为成功,尽管这是靠著园主投入大量照料与技术才得到的成果。在这个山谷里有广阔的胡椒园,也有许多稻米、棕榈、槟榔与可可树的园圃。向南眺望时,可看到乔治市与港口区。在这座小城里,以各类建筑风格所建成的住屋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视觉效果──欧洲人宅邸、印度人小屋、马来人农舍、华人店屋,以及缅甸人简陋小屋交错在一起,没有规则且显然没有规画,最初定居者各自依据其家乡习俗来建造房屋……有四位东印度人坐在一个船锚上……同时有华人的帆船、马来船、小船与舢舨往各个方向移动,妆点著我们向南眺望的风景。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