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人社会中,每每出现对主流灌输式教育(亦经常被称作“填鸭式教育”)的批评声音时,论者往往会诉诸“欧美”,认为“欧美”教育模式是解决现行灌输式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
还记得《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2011)这部曾经风行全球的育儿畅销书吗?作者蔡美儿是美藉华人,她在书中讲述自己运用儒家育儿技巧,严厉管教两名女儿。此书畅销,不只因为书里所灌输的“虎妈”育儿理念,也在于作者背景:蔡美儿是一名优秀的法学教授、毕业和任教于美国名牌大学,却严格地以一般被视华人或东亚式的权威育儿方法,对两名混血女儿进行长时间而苛刻的教育。
这种姑且称为“东西方育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冲击,蔡美儿十分清楚,她在书中曾指出:“西方家长试著尊重孩子的个体性,鼓励孩子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支持他们的选择,并且给予他们一个非常温暖的环境。而东方家长则认为保护孩子最好的做法是替他们的未来做准备,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并且替他们装备才干和努力不懈的精神,以及没有人能夺走的自信心。”
此书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也饱受批评。最典型的批评是,书中宣扬的是一种一刀切式教育理念,既不管孩子的能力和个性,亦漠视孩子的意愿和情绪反应,一切皆以家长坚持的教育目标为依归。这无疑有违西方社会崇尚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观念,可是,不论在华人社会或欧美社会,像《虎妈的战歌》这种育儿论调一直都有广大的支持者。
一方面,它满足了传统华人“望子成龙”的思维,蔡美儿本人就是成功人士,而在书出版后,她的两名女儿也成功入读美国著名大学,俨如“证实”了虎妈育儿之法无比正确;另一方面,欧美不少家长抱著东方主义式的眼光, 对这种所谓东亚教学模式充满好奇,原因是在他们的认知里,东亚学生的学术表现向来优于欧美学生。他们很想知道,东亚家长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