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战时中缅边境现场:难民背靠国境铁丝网,商人相信富贵险中求

对缅甸人来说,内战正在走向转折点,而边境商人的生意经是:和平有和平的玩法,战争有独属于战争的规则。

战时中缅边境现场:难民背靠国境铁丝网,商人相信富贵险中求
2023年1月8日,中国云南瑞丽市取消对国际入境旅客的检疫要求,旅客们带著行李在中国和缅甸之间的瑞丽口岸行走。摄:Jia Lei/VCG via Getty Images

【编按】:2021年缅军总司令敏昂莱(Min Aung Hlaing)发动政变推翻昂山素季和全国民主联盟(NLD)民选政府,屠杀抗议民众后,缅甸的抵抗力量开始和地方武装合作发起对军政府的战争。时间进入2023年,由10月底“三兄弟联盟”在缅甸东北发起的激烈战斗开始,军政府对缅甸局势开始失去掌控。2024年1月,军政府驻守在果敢首府老街的部队成建制投降,标志缅北局势的巨大转变。

端传媒一直关注和持续报导缅甸内战。此前我们刊出了2023年底缅甸内战局势的全面图解;也刊出了泰缅边境流亡社群的故事。本篇则是系列的最新一篇报导,来自撰稿人在中缅边境的采访:这些年来,这条曲折的边境线上最靠近此次战斗地区的城镇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战争和和平对边境上的跨境居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在缅甸内战局势发生戏剧性转变的2023年底2024年初,中缅边境线意味着什么?

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答案。

在南伞镇居民看来,边境线的另一侧是犹如电影画面般的枪炮交锋;而在瑞丽银井村,中缅两国谈判桌上画出的边界直接导致了此后数十年间的亲人离散;炮弹接连入境前,在“太阳当顶的地方”——畹町,高耸的铁丝网让沉疴已久的贩毒、玉石走私、军火交易转入了见不得光的地下通道;而在瑞丽、那邦,以及更多与这两个城镇一样以中缅贸易为主的口岸,边境线催生了城镇的繁华以及地方势力的崛起。

沿着中缅边境线靠近掸邦北部和克钦邦的中段一路走来,即使自2023年10月27缅甸内战再次升级,铁丝网无力阻隔随时越境的火箭炮和无人机时,瑞丽的姐告口岸人员交往依旧密切;甚至就算货运国门暂时关闭,以“边民互市”为主的民间小商品贸易需求也旺盛着;而在北面靠近怒江的那邦镇,接连不断的货运卡车满载着铁矿石粉末、稀土、锡矿甚至金矿、木材,自缅甸驶入中国边境的盈江县,之后会转道昆明,并将继续北上进入中国内地庞大的市场。

对于边民来说,战争以及错综复杂的缅甸局势,叠加两国边民的血缘连接及地理优势,在中缅2000多公里的边境上成就了大批的边境“野心家”。这里在冒险者眼里是淘金的乐园。“边境线遍地黄金”、“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蕴藏着巨额的财富”则成为了边境商人的人生信条。

在很多边民眼中,边境线意味着“宿命以及财富和机遇”。这种情况下,“会读书不如会走私”甚至曾一度主宰一代边民的命运。



怕与不怕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