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福岛核灾复原(下):如果没有出口,也没有终点,该如何寄望?|端对谈

“有一位灾民说的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是‘心的复兴’。”

福岛核灾复原(下):如果没有出口,也没有终点,该如何寄望?|端对谈
2019年3月10日,福岛县浪江町一个废弃公园内生锈的游乐场。摄:Yusuke Harada/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续上篇:《福岛核灾复原(上):经历核灾,日本人也是第一次|端对谈》

本篇标题取义自冯蕴妍的散文《在工业废墟中寄望植物》,她提出这个问题:在工业污染的持续后续(aftermath)中,如果既没有即时的出口,也没有终点线,我们该如何希望?工业污染灾难“之后”,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时间和存在?(英文原文可见Critical Asia Archives)

日本政府将这些措施无穷无尽地放大,就是一个雄心壮志的做法,也可以说是一个最符合这个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利益,因为这样的话就可以用最快的时间去证明给所有人看——日本的除染已经成功了,所有东西都回到正轨了。

“除染”的假象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