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反犹主义”标签在德国:失灵的民主和自我中心式的历史愧疚

德国现有的舆论环境之下,任何对于以色列国的批评,都可能会被解读为是对犹太人的攻击和敌意,被贴上反犹主义的标签继而被禁止。

“反犹主义”标签在德国:失灵的民主和自我中心式的历史愧疚
2023年11月4日,德国柏林,示威者参加声援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摄:Emmanuele Contin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被禁止的亲巴勒斯坦游行

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亚历山大广场上,大约下午两点的光景,聚集了整整一上午的厚重云朵开始变得稀薄,阳光透过缝隙照了下来,洒在广场中心海神喷泉上,也洒在站在青铜雕塑上,手拿着巴勒斯坦国旗的人们身上。平时周末这里人并不多,2023年11月4日这天,却挤满了前来参加支持巴勒斯坦游行示威的人群。与主街相邻的一侧是开道领路的卡车,游行组织者拿着喇叭,蓄势待发。越过飘扬在空中各式各样的标语和旗帜,远处是柏林一处地标性建筑——红色市政厅。在这座文艺复兴式的红砖楼前,飘荡着四种旗帜:德国国旗、柏林市旗、蓝黄色的乌克兰国旗,以及蓝白色的以色列国旗。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哈马斯发动袭击后的第一时间就曾做出表态,并在此后的一个月里,在不同的场合提及:以色列有权利进行自卫,德国将站在以色列这边。德国对以色列和犹太人负有特殊责任,而保护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国的国家理性(Staatsräson)。

德国众多机构门前都升起了以色列国旗,在柏林街头的电子广告牌上,甚至银行门口自动取款机的屏幕上,也闪着“与以色列站在一起”的标语。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