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部计划实施二十周年。2003年6月,中国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招录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截至2023年,已累计招募46.5万余名志愿者在2000多个县(市、区、旗)基层服务。
三年疫情结束,一切并没有好转。2023年高校毕业生1158万人,较2022年增加了191万。毕业之际,他们一脚踏进了中国经济下行的时代。为了延缓就业、增加竞争优势,西部计划成了他们考研、考编、考公的“歇脚计划”。
我们采访了11位西部计划志愿者,他们中有人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有人仅待满一周就申请离开,有人为了梦想,更多人臣服于现实。
大部分受访志愿者因为考试失利,将西部计划作为自己“上岸”前的缓冲台。等其他机会到来,他们将毫不犹豫地离开。也有极少部分理想主义者,满怀热情去往西部,但毫无意义的工作很快让他们心灰意冷。
不止一名志愿者提到,西部计划就像开盲盒,想像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取决于你去到了怎样的服务地,遇到了怎样的领导。“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是西部计划喊了二十年的口号。但在一位受访志愿者看来,这句口号,“换句话说,就是到吃苦的地方去。”

一场盲盒游戏
水从天上泼了下来,没有味道。衣服湿漉漉地裹在身上,邹正抬头向棚上望去,没有人。乡长坐在棚里的阴凉处,瞥了邹正一眼,没说话,回头继续着原来的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