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手语和有声语言一样美丽,香港手语服务却供不应求

要学好手语,跟学好一门外语一样困难。

手语和有声语言一样美丽,香港手语服务却供不应求
2019年12月29日,香港爱丁堡广场举行的一次集会上,一名妇女在雨中用手语翻译。摄:Navesh Chitrakar/Reuters/达志影像

【编按】:2020年5月,患有抑郁症的聋人钟志强,在留院香港葵涌医院 15 日出院16小时后,跳楼身亡。今年7月,死因庭召开研讯,庭上揭示自杀风险评估表出错、死者住院未获安排手语传译员、只用纸笔沟通。事件引起香港社会对听障人士的关注。 院方未能及时提供手语协助,显然在沟通不畅一环产生了障碍,然而对于手语这门语言及服务,社会大众也知之甚少,若想当然认为社会对聋人有足够支持、只是个别机构疏失导致悲剧,则遮蔽了这一行服务不足、良莠不齐的问题,也可能简化了手语的语言复杂性。

为此,端传媒邀请手语研究者施婉萍教授撰文,希望我们在讨论相关问题时,先对手语及其行业的基本知识有相关了解。

(施婉萍,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副教授,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的手语示范为余安琳)

手语是怎么样的语言?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