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3月底,Oran使用15年的豆瓣账号因“涉政言论”被永久封号。多次申诉无果后,同年5月初Oran在朋友帮助下向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豆瓣,要求解封账号。近9个月时间里,他们不断碰壁,直到在另一个城市以“脱敏”后的案由立案成功,但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意料之中的败诉。
这段诉讼经历告诉所有曾“天真”地以为,言论自由这一宪法权利能倚靠修改案由等“曲线救国”方式获得司法救济的人一个残酷现实:涉及政治敏感的炸号起诉,在司法系统的入口就已被故意拦截。
Oran的豆瓣账号被“炸”了。这是今年30岁的她用得最久的社交媒体账户,有15年。看到页面提示信息时,Oran说:“我的大脑就像我的账号一样空白。它没了,所以我也就空白了。”“炸号”发生在2022年3月30日,疫情正在中国多个城市爆发,封控和次生灾害轮番上演。
“炸号”是中国大陆网民描述自己网络账号被突然封停时的用词。一旦被炸号,社交媒体上的所有痕迹都会被抹去。Oran的豆瓣登入页面里只留下一个名字和一小段提示账号已被封禁的字,即使是她曾经留下的细小痕迹,比如对某个豆友的留言回复,所有都变成了“内容不可见”五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