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吕礼诗:中国气球“不对称”监侦模式渗透领空,台湾如何应对?

中国为什么在占有太空的“新高地”后,还要退而求其次地回头应用这老掉牙的监侦方式?

(吕礼诗,新江军舰前舰长、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生)

2022年,中国完成天和核心舱与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的对接合一,形成天宫太空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此为人类自1986年的和平号太空站、及1998年的国际太空站后,在近地轨道(Low Earth orbit)所建造的第三座大型在轨太空实验平台。不过,近期中国频繁出现在美国及加拿大领空的“气球”,不禁令人疑惑,中国为什么在占有太空的“新高地”后,还要退而求其次地回头应用这老掉牙的监侦方式?

从今年2月初迄今,美国及加拿大分别在南卡罗来纳州外海、阿拉斯加州、加拿大育空(Yukon)地区与美加边境的休伦湖(Lake Huron)等美国及加拿大领空发现中国“间谍气球”踪迹,后由美军出动F-22“猛禽”及F-16“战隼”)战机发射AIM-9X响尾蛇飞弹击落该四枚气球。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1月28日进入阿拉斯加空域、经过了部署150座美军义勇兵三型(LGM-30G Minuteman-III)洲际弹道飞弹(ICBM)发射井(silo)的蒙大拿州(Montana)马尔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Malmstrom AFB),最后飞越了大半个美国后,在南卡罗来纳州外海遭F-22击落的第一枚气球。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