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台北大空袭电玩以外的历史(上):“二战谁来炸台湾”实为叙事之争

“所有战争都会打两次,第一次是在战场上,第二次是在记忆里。”

(廖英雁,自由撰稿人,关注海巡执法、国防军事、历史研究)

“所有战争都会打两次,第一次是在战场上,第二次是在记忆里。”

2023年春天,台湾“迷走工作坊”改编自同名桌游的《台北大空袭》电玩,在众多爱好者累积的长久期待下,终于顺利上市。二战期间盟军空袭台湾各地的历史(包含1937年苏俄志愿军空袭台北、1943年中 - 美飞虎队空袭新竹飞行场),再次掀起讨论。而预告片里的上述引言,出自2016年南加大教授——越南籍作家阮越清——《不朽:越南和战争的记忆》书中名句,则恰如其分的为这段过去作出注脚。

回首前尘,二战期间同盟国(以美军为主)轰炸台湾的集体记忆,确实曾经在戒严时代(1949-1987)遭受漠视,直到1987年台湾解严后,才重回文艺创作与学校教育的领域,逐步取回话语权,并在近年来得到较多的关注。在《台北大空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此时此刻,如果只用平庸的“党国洗脑”二分法来理解这段从遗忘到复兴的过程,其实是很可惜的。

大中华史观忽略台湾,历史老师自己也没观念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