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中国足球“归化时代”的失败:“它不是一项运动,就是一项任务”

“归化在中国,是功利主义对决民族主义”。“人家国家在发展兴趣玩足球,我们是为了(领导的)目标搞足球”。

2022年2月8日,北京冬奥第4天,中美混血选手谷爱凌在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中夺冠,为中国队摘得本届冬奥会第三面金牌。
2022年2月8日,北京冬奥第4天,中美混血选手谷爱凌在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中夺冠,为中国队摘得本届冬奥会第三面金牌。

与田径、滑雪这些个人项目相比,属于团队运动的足球复杂度更高,影响力显然也更大。但在中国,男足被不少人视为颓丧、失败、不思进取,在足球媒体人李明亮看来,体育总局在2019年定下的“三大终极任务”里,让中国男足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中突围,“光靠中国球员,这是显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让归化政策的酝酿、诞生、实施乃至后期的提速,在逻辑层面更能实现某种程度的自洽。

不过在老Y看来,当苟仲文说出“三大任务”这四个字时,作为全球范围内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运动,足球的命运在中国就已经注定超脱竞技层面,“任务、终极任务、目标、终极目标……这些都是领导平常开会时提到的高频词。你的感觉吧就是,人家国家在发展兴趣玩足球,我们是为了(领导的)目标搞足球。”

或许可以这么说,足协放低姿态去归化外籍球员,其中最主要压力,就来自老Y说的“上层”。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