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前世今生:历史上帝国的牺牲品,如今“国家领土统一”的号召

“民族主义者对俄罗斯合并吞克里米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当局的所有分歧都被搁置一边。”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前世今生:历史上帝国的牺牲品,如今“国家领土统一”的号召
2011年11月3日,身穿历史军服的俄罗斯军人在莫斯科红场参加阅兵彩排。

一、历史上“存在感薄弱”的俄罗斯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俄罗斯国家里面,俄罗斯民族主义都只能说是政治舞台中的支流。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在沙俄,还是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人都不能说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在沙皇俄国里,虽然俄罗斯人是帝国东征西讨的主力,但从整体上却不享受这个帝国。俄罗斯人无论是在政治、法律或经济特权上,还是人均赋税、寿命上,都要比帝国中的非俄居民来的悲惨(在十九世纪末,俄罗斯人的税赋比外族平均多50%,人均寿命却不到30岁,低于帝国内所有主要族群)。从统治者的自觉来看,也很难说他们有什么民族认同。美国历史学家库马尔(Krishan Kumar)指出,俄罗斯的君主本身就很难说是一个俄罗斯人。“罗曼诺夫家族几乎没有什么俄罗斯人成分……他们过着西化贵族的生活。他们使用德国的宫廷礼仪,他们的公园和宫殿是新古典主义的……即使是血统,他们也几乎不是俄罗斯人,这是与德国王室无尽通婚的结果。”

帝国的官僚系统也是非常多元化的。据统计,在1700-1917年占据最高职位的2867名官僚中,有1079人(37.6%)出身外族。瑞士历史学家卡佩勒(Andreas Kappeler)如此总结俄国的用人传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比起宗教或种族起源,沙皇政府始终更重视忠诚、专业知识和高贵的血统”。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