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北京四通桥抗争:“有声音”比“大多数”更有质的意义

中共不能顺理成章地宣称自己就是“全体人民”、代表了人民的总体意志。

北京四通桥抗争:“有声音”比“大多数”更有质的意义
2022年10月13日,一位市民在北京通干道四海淀区的交通桥上悬挂起了两条横幅抗议,引起各界关注。

10月13日,就在中共二十大开幕前三天,一位市民在北京海淀区的交通干道四通桥上悬挂起了两条横幅,分别是“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和“罢课罢工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

四通桥位于北京北三环西侧,临近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这里虽然是交通要道,但与天安门、西单、北京大学等“敏感”地点不同,没有重大抗议事件的历史,因此也没有被有关部门重点防范。

这次抗议是一次典型的“孤狼”行动,没有聚集的人群,没有组织策划,没有事先声张,连悬挂的横幅也是手写而成。也因此,甚至连当时前往现场执勤的警察都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网络上甚至流传了一段看上去由警车内部拍摄的视频,足见警务人员在现场时的新鲜感。

抗议者将矛盾毫不含糊地指向了中国政府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本人。这在共和国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