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中国认同在台湾还有市场吗?都是“台独教育”惹的祸?

中国认同在台湾,真的还有市场吗?如果有,是谁还抱持中国认同?

中国认同在台湾还有市场吗?都是“台独教育”惹的祸?
2016年5月14日,台北,一个台独组织的成员手持旗帜站在一群亲中国支持者内。

日前,台湾艺人杨丞琳在中国综艺节目,宣称自己虽然长在台北,但自认是“广东人”,引起网路议论;更长期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于台湾也宣称是血浓于水,同属一个民族;许多读者可能也知道,早期台湾在中国国民党统治下,长年实行“爱国教育”,教育人们要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但这也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了,因此也让人好奇,这对近代台湾是否还有残余的影响?

而这些当今现象与历史发展,都共同指向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认同在台湾,真的还有市场吗?如果有,是谁还抱持中国认同?此外,这20年以来,中国认同在台湾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是持平、成长还是萎缩?变化趋势有没有族群跟世代的差异?

我利用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实际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以下三个重要的现象:

在今日的台湾,中国认同非常小众,人数只有两成出头,其中,“第一、二代外省人”更有可能抱持中国认同(外省人指“战后从中国迁徙来台湾”的移民及其后代,约占台湾人口一成);

中国认同在这20年来大幅萎缩,从原先将近半数,下降到今日的两成;而且中国认同的萎缩,并不如一些人所宣称的只是近年来(比如318占领立院行动蔡英文当选后)的现象,也不都是由年轻世代(所谓“天然独世代”,或者中共口中受所谓“台独教育”的一代)驱动;相反地,中国认同的萎缩,在2000至2010年之间就已经相当明显,尤其对70年代出生的人更是如此;

“外省人”虽然更容易抱持中国认同,不过,在这20年间,不同世代的外省人,中国认同也与台湾全体潮流一起下降。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