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帝国的同谋?——乌克兰战争阴影下被审视的俄罗斯文化

彻底反思帝国和“殖民”遗产,是俄罗斯从知识阶层到普通民众在未来必须直面的挑战。

帝国的同谋?——乌克兰战争阴影下被审视的俄罗斯文化
2021年5月7日,俄罗斯爱国者公园是一个围绕军事装备主题设计的主题公园,包括军事装备的互动展览,孩子们在俄罗斯 T34 坦克上玩耍。

龚珏,俄罗斯科学院博士生,俄罗斯文学研究者、译者

一、“帝国性”

俄乌战争已进行到第六个月,两国在文化战线上的交锋虽不似真实战场上那般血腥与残酷,但依然激烈异常,从开战伊始就未曾停止。

“去俄化”几乎成为乌克兰政府的官方文化政策。除了呼吁世界各地的文化机构、活动完全抵制俄罗斯代表参加外,乌国内也迅速出台了全方位的去俄化政策法规。4月,乌克兰最高拉达(乌克兰议会)审议了“地名去殖民化法”,即规定涉及颂扬俄罗斯城市、历史、人物的乌克兰地名都需改名;6月,最高拉达又通过法案,禁止进口、销售俄联邦国籍作者的俄语书籍,禁止在公众场合演奏俄联邦国籍音乐人的作品(公开谴责俄罗斯入侵的作者除外)。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