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智齿》影评:金像奖最多提名之作,也许先把剧本搞好再说?

不知何时开始,编导做市场推广,不再需要讲故事的情节转折,反而著眼于题材和背景,最需要努力的戏剧设置,却完全的无视……

《智齿》影评:金像奖最多提名之作,也许先把剧本搞好再说?
《智齿》剧照。

四维出世:念建筑,电影学人,曾于浸会大学及香港演艺学院等教授电影。为《明报》专栏撰写电影评论十余年。

老实说,拿起今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投票表格,真的有点头痛,面对那些候选电影,应如何投票?要么选没有那么差的,可是加持了平庸的作品,对观众、对电影人、对香港电影,又是否好事?在资本化的社会,导演获奖履历就是利益,利益没有人会嫌多,得奖者未够水平而选民自己亲手把利益输送出去,是否心安理得?当然,主办金像奖的协会也没有勇气把得奖的门槛,设置在某一票数或百分比之上,如不到标准的,奖项索性从缺,这样是否更有鼓励性?

很久没有评论港片了,心底真的希望可以找一部 On The Right Track、赞得落口(能够让人出声称赞)的。今届金像奖,电影《智齿》(导演郑保瑞,2021)获得破纪录14项大奖提名,好像很巴闭(厉害),说穿了其实是疫下红利,疫情两年多以来,香港上映电影大减,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就是先锋了。而近年港片也是塘水滚塘鱼(来来去去只有这些),若非同事有特别场戏票,建议放工(下班)后去观影,本来就不会入场看戏。预计了要看本土电影,要死很多细胞,果然看着看着,真的很难受。

说故事的能力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