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2022年之于华语电影都是极为失落的一年。这种失落几乎是每一个参与电影节报道的记者收获的共同感受。就在几年前还繁荣忙碌的华语媒体们,今年突然就蔫了一般:中国市场展台无人,约剧组专访被各种理由回绝,只能在他国制作的电影里寻找唯一的中国元素——女演员汤唯,然后前者还因为被背后的韩国公司限制而没有接受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放映结束就飞回了韩国。这种巨大的落差感从福茂四月底在巴黎宣布片单时就已经可见,只不过没有在戛纳报到现场切身体会时感受那么真切。看着蔚蓝海岸越来越多的韩国影迷和媒体中心越来越多的韩国记者,谁也没想到华语电影的式微来得如此之快,来得如此迅即。这几年间华语电影和韩国电影就像两条交叉线,只不过一个朝向一方高歌猛进,另一个反向飞奔一去不返。
今年戛纳片单刚公布时,传言有一部隐藏的华语电影入围了导演双周单元,据说是刘健导演的最新长片《艺术学院》。但直到开幕前几日正式片单公布也未见有这部作品的名字,听说因为疫情,审批推迟没来得及拿到“龙标”,最终无法来到戛纳。就此,2022年第75届戛纳电影节成为近年来历史上又一次华语长片零参与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