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探问疫下香港医疗崩溃(下):急症室人满为患,基层医疗为何滞后30年?

“这次疫情高峰完结,是否只是开开心心、放宽措施就算呢?我觉得是值得进行一次彻底检讨。”

探问疫下香港医疗崩溃(下):急症室人满为患,基层医疗为何滞后30年?
2022年2月16日,明爱医院在急症室旁边的露天空地设立隔离区。

【编者按】香港第五波疫情下,公立医院急症室及内科病房“沦陷”,揭示医疗系统潜伏多年的隐患。端传媒梳理香港医疗多年的发展,并访问死者家属、前线医护、公共卫生学者及医院管理层等,一连两日刊出两篇“香港医疗崩溃”文章,探讨疫下香港医疗的“病因”。读者可按此连结重读上篇文章。

上篇提到,香港公私营医疗系统长年分工失衡、缺乏恒常沟通机制,导致在传染病等大型危机当前,难以迅速作出反应及调配。当公营系统成为应对疫症的主力,急症室作为进入医院系统的入口,成为这次医疗系统崩溃下首道失守的防线。

2月初,香港每日新增确诊个案有数十宗至百多宗,在公立医院任护士逾10年的Jason,其时被调派往内科,筹备把普通病房改装成二线隔离病床,应付持续攀升的感染人数。

Jason 忆述,疫情最严重时,他在电脑系统看到急症室正有187人(包括确诊及非确诊病人)等候上病房,“正常时间通常有50、60人(等候),有70、80人已经是太多。”他也曾听闻在急症室等候区,有医护人员行过才发现病人脸色如死灰,“立即跳上去搓(施行心外压),但可能其实那病人已死去多时......没有办法,看不到就真的看不到。”

随着确诊数字回落,本来不敢赴急症室求诊的非Covid-19病人,开始重回急症室处理大小健康问题,普通病房一如以往人满为患,“结果普通病房爆满,隔离病房也爆满,即使你转成阴性,都无法调出去普通病房,因为出面也没有床位。”

“长久以来都是这样,10个锅,但只得8个盖,始终还是无法解决。”他说。

2022年2月18日,明爱医院在急症室外隔离区,长者在帐篷中等待。
2022年2月18日,明爱医院在急症室外隔离区,长者在帐篷中等待。

急症室人满为患,是特例还是常态?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