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没有奥运的澳门——“如果可以挑战的话,我可能游得快一点”

一段充满政治背景的历史,澳门错失了参与奥运的资格。无法登上体育赛事终极舞台的澳门运动员,如何看他们的未竟之路?

25岁的周文颢是澳门全职游泳运动员,有“澳门蛙王”之称。李富婵是他的前教练,她对周文颢说出的这句话,是在9年前。当年周文颢16岁,正在上海训练,准备出战亚洲游泳锦标赛。李富婵见他成绩不断进步,就叫他尝试达到奥运入场的标准。

但周文颢觉得,远望著这个体育界的比赛殿堂,“这个目标太远了”。更何况事实上,澳门根本无法参加奥运会,而这件事,他在小学时就已经知道。

澳门无法参加奥运,社会上流传最广的解答,大多都指向了澳葡政府的不积极——1987年成立的澳门奥委会,一直都有尝试申请加入国际奥委会,但在1991年被拒。当时澳门主权移交在即,宗主国葡萄牙也不甚积极争取,结果拖拉到1996年奥委会修改章程,订明只接受联合国认可的主权国家成为成员。但像香港和中华台北,虽然两地都不是联合国认可的主权国家,但因为它们都在改章程前已经成功入奥,所以不受新例影响。

这一场看似申请时机不对的缘悭,背后看不见的原因,其实跟这城的命运一样,无法避免受到外围政治局势所形塑。1991年澳门申请被拒,国际奥委会给出的原因,是翌年举办奥运会的巴塞罗那选手村床位不足。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