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不解释的特权:吴亦凡风波中的性别失衡

双方似乎被各打五十大板。但是,看似一碗水端平的舆论风向背后,有哪些问题被一带而过、悄悄隐藏?

不解释的特权:吴亦凡风波中的性别失衡
2015年7月22日,吴亦凡于上海参加杜莎夫人蜡像馆蜡像揭幕仪式。

从6月开始,中国大陆流量明星吴亦凡就陷入性侵风波,并在7月达到一个小高潮。与以往的情感花边新闻不同,这次风波的主轴是19岁女性都美竹对吴亦凡层层升级的控诉。都美竹首先指控吴恋爱冷暴力,后来又爆料称吴借工作名义“选妃”、酒后与她发生性关系并涉嫌性侵。随后,也有几位年轻女性在微博出面旁证自己收到过吴亦凡工作室工作人员类似套路的邀约。吴亦凡方面对这些指控表示否认。但很快的,多家由吴代言的合作品牌宣布与吴解约,多家境外媒体也发布报导,其中,《卫报》措辞最为严厉,指吴亦凡被指控“约会性侵(date rape)”

事态最终发展到北京警方介入。

警方公布的第一阶段调查结果,让短暂沉寂了数日的舆论再起波澜。警方认定,吴借工作之名将对方约至酒局聚会、聚会期间收走手机、酒后发生关系等,推翻或削弱了吴亦凡方面曾经给出的“我和她只见过一次”的回应;但另一方面,警方指二人联系频繁、吴帮都“清空购物车”作为生日礼物,还有写手徐某代笔指控吴等新信息,也让都美竹面临新的指责。更让案情发展超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警方通报中出现的另一位刘姓男子,他声称自己假装双方“代理人”,以虚假协商的方式在二人间骗取钱财,最后还成功从都美竹处骗取18万元。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