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是近期的一部热门剧集,改编自作家鲁引弓的“中国教育四重奏”中的一部。也是“小字头”系列的第三部电视剧。与前几年流行的剧集《小别离》、《小欢喜》分别以青少年的留学和高考焦虑为切入点不同,这次的《小舍得》以“小升初”为话题,涉及的孩子年龄更小,因此也更加凸显了焦虑。
伴随着流行词语“内卷”、“鸡娃”的出现,整个社会弥漫的竞争压力已经从成人社会提前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赢在起跑线”不再是一个比喻,而成为一个现实。在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表征之下,越来越大的阶级和财富差距,令不少家长将教育视为实现阶级跃升的必要途径。因此,择校、辅导班、学区房都成为了竞争路上的关键词。
显然,就目前的社会结构来说,裹挟在巨大竞争中最为焦虑的就是收获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他们的财富往往通过个人奋斗得来,因此也更加害怕下一代因为“不够努力”而造成的阶级下沉。三部电视剧的成功也在于此,主创通过虚构的“鸡娃”故事刺激现实里的父母,从而获得极高的话题热度。不论是否认同电视剧里的价值观,都不可避免地被其中涉及的现实刺激到痛点。
中国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奇迹,也深度改写了中国的家庭结构和人伦价值。在提倡某种进步历史观的时代潮流里,“优生优育”成为了中国城市家庭的共识,加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支持的退场,个人的压力越来越大,“鸡娃”概念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