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发于3月26日《多数派》“锐评”栏目,端传媒获作者和平台授权转发。
围绕脱口秀演员杨笠的讨论一连数日盘踞着微博热搜榜。从3月18日杨笠为英特尔所做的商业宣传被部分男性网民围攻抵制、到英特尔回应“多元包容”是其企业文化却撤下宣传海报、到“我是男人,我支持杨笠”的标签在微博不予显示、再到杨笠参与的卫生巾直播推广尚未开始便遭辱骂刷屏,事情的一系列发展,从来既非杨笠反对者所谓反击极端女权之举,也非如何看待杨笠专业水准或如何理解脱口秀冒犯性的争议,而是父权社会对公共空间中试图跳脱传统性别印象的表达的集体绞杀。
无论是真诚支持女性权益、或是单纯想收割女权话题的流量红利,经历了英特尔风波,任何品牌在未来考虑合作对象时,面对曾发表女权言论的明星,恐怕都会慎之又慎。毕竟,盈利至上的大型商业机构更难承受的是无法预判的风险,是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出现的抵制、举报与封杀。与此同时,英特尔的退让对自认在“匡扶正义”的厌女症是极大的鼓励。而他们眼中搅乱传统秩序、挑起性别对立的“恶人”,也会自杨笠开始不断降低标准、扩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