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位于新界上水乡郊的蕉径,是香港目前本地菜最活跃的种植农区之一。2016年,政府推出《新农业政策》,当中包括兴建一个占地80公顷高科技现代化农业园;一年后,选址公布为蕉径。月前,农业园第一期工程已然开展进度,但有农友发现农地上不断被工程车堆高石料甚至倒上柏油,引发环团及村民焦虑,工程再度备受质疑。
在蕉径情况变得迫切之际,端传媒对农业园进行系列报导,本篇是第一篇,细说蕉径文哥一家因农业园计划,旧居被摧毁再重生连结的故事。第二篇《一个可能摧毁香港农业的农业园》将聚焦政府的农业园计划,探讨以“发展农业”为名的建设因何这些年来一直引发农夫反对。
11月,香港市区依然闷热,蕉径却凉风拂脸。在谭伟文的达记园里,刚下种的豆苗还藏身在泥土里,尚未长芽,但再过一个月,冬季第一茬枸杞就可以收成了。一大早,五六名村民聚在他田边的小棚里,一个挨着一个坐,聊作物也聊生活。等了十来分钟,谭伟文起来喊说:“要不先开始吧!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到,先边聊边等。”
他们等待的是前立法会议员朱凯廸和蕉径长沥关注组成员梁德明。过去数周,政府动作突然加快,地政人员开始下村替受征收影响的农民“点青苗”(在收回土地或清拆寮屋过程中,如农地上种有农作物及水井等农用设施,政府会进行作物点算,向种植者补偿),但点算过程错漏百出,有经验的马屎埔村村民见状不忍,自发前来分享:“我们要据理力争,物品是我的;你赶我走,你就要赔偿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