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IPO热潮背后,你了解港交所大堂的秘密吗?

现代证券交易所与公众关系的真正目的:在一个不断扩张的金融化的市场经济中投资的能力,最终产生了高度不平等的结果。

IPO热潮背后,你了解港交所大堂的秘密吗?
2021年3月8日,香港交易所外的降旗仪式。

【编者按】本文英文版首发于Made in China Journal,端传媒获授权翻译转载,文章原标题为The Enduring Importance of Space Within a Virtual Border: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s Trading Hall.

2020年的头八个月,COVID-19疫情从中国向全球蔓延之际,香港证券交易所仍成功在公司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中募集了超过190亿美元。在2019年该地区受到抗议活动冲击之后,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毕竟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筹集的资金只有不到75%。这些新上市公司的股票,构成了港交所上市公司5万多亿美元总市值的一部分,其80%都来自中国内地公司。在为中国内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提供了一个股票交易的场所后,香港交易所有力推进了中国经济所有权的市场化。这些内地公司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流通也引发了关于中国边界的新问题:边界究竟在哪里,什么能出去,什么能进来?

港交所交易大堂是一个占地4000多平米的两层通高大厅,位于专门为它而建的“交易广场”办公室大楼内。交易广场坐落于香港中环德辅道和民耀街的西南角,十分显眼。交易大堂坐落在二楼,没有窗户,与中环繁忙的天桥人行道平齐。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