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电子音乐人 hirsk 专访:引诱耳朵辨认出熟悉的香港,一座被消失的城市

他问,为什么欣赏不同的音乐之间会有鸿沟?可不可以既喜欢谢安琪,也喜欢在柏林听到的白噪音演出?

电子音乐人 hirsk 专访:引诱耳朵辨认出熟悉的香港,一座被消失的城市
电子音乐人hirsk。

农尚青原本叫“Chris”,升上大学为了酷一点改为“Khris”。直至他成了电子音乐人,为了建立一个独立于流行曲作品的身份,他把字母打乱,重新排列成不同组合,最终选定了“hirsk”。世上英文名字千百万个,但在他看来,与其挑选截然不同的身份来代表自己,拆解、重组现有的,仿佛才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他的首张专辑完成后,命名逻辑也相同:搜集所有关于噪音的字词,发现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用过的词组“噪噪切切”,他将“噪”与“切”重组成《噪噪噪噪切》一名。正如他的音乐创作心法--发现,裁切,加以组织成为新的作品。

《噪噪噪噪切》。
《噪噪噪噪切》。

发现香港的音乐语言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