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提醒】2023年4月起,中国大陆多名文化圈男性人士被爆料曾性侵或性骚扰她人,其中包括编剧史航、青年作家宗城等人。本篇文章为宗城在2020年撰写,特此提醒读者。关于本次事件及宗城本人被指控事实的报导,可阅读端传媒于2023年5月12日发表的报导《中国文化圈#Metoo:3周、5位被指控、逾35位指控者,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导语】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1日凌晨,韩国导演金基德因COVID-19并发症在拉脱维亚去世。根据其家人意愿,将在当地火葬并举行葬礼。在他死去两天之后,韩联社才将其报导出来。当中文互联网对金基德倍尽哀思,在韩国本土,金基德遭遇的却是电影公会的冷处理和大部分韩国民众的批评。韩国电影导演工会称,由于金基德不是工会会员,因此没有后续悼念活动。而不少激进的韩国观众,更是打出了“活该”、“死得好”这样的评论。这不仅是因为金基德的电影充斥厌女情节,其根本原因在于:在#Metoo反性骚扰运动进行时,金基德就被演员屡屡指控犯下了殴打、虐待、性侵甚至是强奸的行为,由此引发公众愤怒。
对于这些丑闻,中文媒体或是选择淡化处理,或者采取了“艺术归艺术,道德归道德”这样的二分态度。但是,艺术和道德二分法并不能充分解释金基德的行为,只有深入讨论艺术神话所制造出的道德豁免与性别暴力,才能理解为何看似神圣的艺术背后,却总是充斥着对人的剥削、压榨乃至犯罪行为。当我们仅仅停留在“艺术归艺术,道德归道德”时,并没有深入到这一问题的本质,而仅仅是为了表达对金基德作品的欣赏,又谴责他性侵演员的笼统之词。这是一个安全,但不足够解释金基德,乃至在这些艺术家里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种对艺术的宗教般的信奉,随之而来对他者的伤害,不仅仅发生于金基德、波兰斯基,甚至在太宰治、毕加索这些作家、艺术家里也很普遍,所以,要追问这个问题,仅仅归结为“艺术家道德不行,但我欣赏他的才华”是不够的、偷懒的,因为金基德其实代表了艺术的剥削是怎么达成的,也就是说,那些我们爱的、恨他的理由,其实是一体的,不能割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