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事件是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这标志着中国新一个经济政策周期正式开启。不出意外的话,重要时间点将是这样的:10月29日,五中全会《公报》出炉,在大方向上点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主题。11月第一周,我们将会看到一份标题大致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的长文件,以执政党建议的方式列出“十四五”及“2035远景”的全部重点及部分细节。2021年3月,全国人大将正式通过上述两规划,并公布全部细节。而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2021-2022)里,各个中央部委及省市,将依照中央“十四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提出各自的地方规划和具体执行计划。
借用艾森豪威尔的话来说,“计划本身不重要,但是计划的过程至关重要” (Plans are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五年计划作为一项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物,其指标本身的技术约束力已经非常有限,但这一政策工具在凝聚共识、传达信号方面的作用,仍然是无可替代的。以下结合五中全会前后的公开信息,讨论几个“十四五”的重要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