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来,有两位台港政治家分别攻占了日本媒体头条。首先是在七月三十号逝世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除了电视新闻即时报导之外,各大报也均推出相关报导、特集和社论,各党政要纷纷发表吊辞,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亦率跨党派议员赴台吊祭。
而紧接着在八月十号港警对民主派人士的大搜捕中,前香港众志成员,长年扮演对日倡议窗口的周庭遭到逮捕。相较于其他海外媒体将焦点放在黎智英身上,在日本不仅是媒体大幅报导周庭,更有许多名人纷纷发文声援,“#FreeAgnes”登上了日本推特热门HashTag。“日本对华政策国会议员联盟”紧急召开记者会,与学者联名要求日本政府有所作为,日本政府也正式表示关切,各地更出现民众自发的抗议集会。
对于李登辉的生平事迹,以及周庭的香港民主运动之路,已无需在此赘述。但对于两人作为外国政治人物,为何会在政治冷感的日本先后掀起热潮?无论是两人的支持者或批评者,均往往以“亲日”一语带过,这只撷取了李与周身上“日本”的一面。要解读这股热潮,不能忽略了日本在地的社会脉络,以及两位政治家的复杂性与不同的外交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