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方方战争:“递刀论”的旧答案和新问题

“现在是是非黑白颠倒的一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偏爱、死忠、愚孝才是真正的爱、忠、孝,而以理性、客观、中正为耻。”

方方战争:“递刀论”的旧答案和新问题
2020年1月31日中国武汉,居民戴著口罩在街上走。

方方日记引发的代际冲突,也走向了集体举报。几位中国高校的教授或退休教师公开表态支持方方后,均遭到举报(罪名为支持港独、台独或批评中国共产党)而被学校调查。在这一点上,方方日记和香港反修例运动所引发的舆论大字报殊途同归。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在主流舆论场没有讨论空间,前者还能“负隅顽抗”,发声回击。

方方谴责带头者是想回到文革的“极左分子”,红三代导演叶大鹰也表态因为“痛恨用政治口号煽动仇恨的那些人”而声援方方,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则将攻击方方的年轻人称为“反对改开的新生代”

另一边的阵营则把“文革”的帽子丢回去,胡锡进回应方方,“你自己的词库里有相当多‘文革时代’的畅销词”,身为红三代的“意见领袖”兔主席更为直接:“上纲上线贴标签,在年轻人看来,这才是文化革命遗物。把极左带回的其实是方方本人。”

无论哪个阵营才是文革回魂,代际矛盾都在这场冲突中清晰可见。兔主席对《武汉日记》在美国预售的点评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认同:“这本书会作为重要素材被输入到国际反中舆论里,成为 ‘反中产业’ 的一部分。它注定将为国际反中力量添砖加瓦,提供宝贵弹药。”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