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政治检控,直接说政治逼害好了。望著警署的程序已经麻木,慢性折磨。”刚过去的周六(4月18日),前立法会议员区诺轩离开警署后,就在社交媒体上感叹。短短8个月,他经历了三次被捕,其中两次被起诉,大声公袭警一案被判罪名成立,将于4月24日判刑。这次被捕前夕,他正在和记者透过电邮解释为何即将到来的立法会选举非常关键。
从政整整十年,大学毕业两年后就当选区议员,至前年透过补选进驻立法会,区诺轩的从政之路,与议会密不可分。在撰写的文章和访问中,他总强调参与选举、研究选举、透过选举反制建制派的重要。18日被捕时,他带了《选举制度的政治效果》这本书入警署看。“当然觉得荒谬,已经连续第三次了。但他们不会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的,香港的民主运动已进化,不是你拉(抓)一两个人就可以化解。”
他生于80年代,今年32岁,看上去历尽沧桑,慨叹如今做议员的代价已不是当年可以想像。去年,区诺轩放弃竞逐连任区议会,年底他被法庭判定为“非妥为当选”,失去立法会议员资格。对于即将到来的立法会选举,他明言不会参选,计划远赴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大学修读博士课程,潜心研究。在离开香港之前,他一边应对被捕和检控,一边为民主派的选举策略和协调出谋献策,与香港法律学者、占中发起人戴耀廷牵头协调民主派的参选名单,目标是在今年9月,让民主派在立法会取得过半议席。
成败难料,风声不断。近日港澳办、中联办直接发声指出个别立法会议员“公职人员行为失当”;而另一边,去年七一打破玻璃、占领立法会的记忆仍在,议会无用的情绪从未远离。议会到底还是否有用?议席又到底为了什么?一年前,当民主派在碎片化的漩涡之中,区诺轩已撰文回答这些问题,“除非你觉得政治体制已经没有参与反制的价值,否则无论你是本土自决派还是传统泛民,若连行权之位都不能夺过来,更不消说实践主张,又如何能在各级议会中和中共代理人斗下去呢。”被捕前,他对《端传媒》这样表示:“香港一日有选举,我们一日都要顶住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