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无意的,历史总是有许多巧合。尤其对缺乏政治想像力的社会来说,即使把历史作为他们唯一的智慧来源,也总是无数次地落入同一个历史的陷阱,无论是修昔底德陷阱还是文革浩劫的重演,抑或十七年前沙士危机的再现。
刚刚过去的日子,4月7日的深夜,北京退休企业家任志强被宣布“留置”。中共北京市西城区纪委和监察委的网站上发布了这一消息,算是为任志强近一个月来失踪做了一个公开说明。他们选择这一时间,特意等到武汉解封前的最后一刻,大概是为提醒世人一城之解封不等于一国之解严。
他们当然不会意识到4月7日这一天,正是31年前海峡另岸郑南榕自焚的纪念日。尽管他自焚的原因,存在不同版本,但没有人怀疑那一刻标志着台湾党外运动的高潮,给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威权体制带来了最后一击。
他们或许意识到的,从任志强发出一封万字公开信以后,整个管理层都感受到的紧张,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地揣测层峰的心思,竟至于当任志强承认是公开信作者后被旋即“留置”的当天,3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上搅起了一场风暴,以外交部赤膊上阵、打通内外宣的架势,大大转移了国内的舆论焦点。只是,这场风暴在一周后就被美国政府的一套外交组合包括海军驱逐舰巴里号在菲律宾海发射的一颗导弹终结,并且带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纽约时报上4月5日的一篇呼吁合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