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杨路:疫情阴影下的中美脱钩前景——有所缓和还是加速分离?

在疫情的放大镜下,我们看到的是一对奇怪的连体婴儿,各自要往不同的方向走。或转圜,或恶化,两个可能性截然相反,但理由同样充分。

杨路:疫情阴影下的中美脱钩前景——有所缓和还是加速分离?
2020年3月10日一个平常繁忙的北京商城,一个广告牌放置在无人的街道。

在三个月前,世界经济的最大挑战还是中美脱钩。而今天,中美脱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只能算得上是“第二大”麻烦了。席卷全球的2019冠状病毒疫情,牢牢占据了市场和政府的全部注意力。中美经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对于贸易战,乃至中美的脱钩进程,又会有什么影响?

中国:会负增长吗?

假设3月经济活动稍微回复,中国经济2020年一季度的现实问题是会不会衰退——中国自1992年开始报告季度GDP以来,还从未报告过负增长。

中国二月份公布的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35.7,而非制造业(主要是服务业)的PMI则为29.6。普通读者并不需要太熟悉中国的统计数据,根据历年数据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两个数字已经“低到坑里”,均为史上最差表现。简单来说,PMI指数高于50意味着预期扩张,反之则为预期收缩。二月的数据显然已经超出了历史浮动的范围,出现了自由落体式的下坠,幅度都已经超过了2007-2008金融危机时的最坏表现。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