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武汉疫情:封城是最好的办法吗?

目前封城措施估计能减少25%的感染病例,但会制造更多恐慌,并将许多疫情埋在了公众看不到的地方。

武汉疫情:封城是最好的办法吗?
2020年1月25日,戴著防护服和口罩的药房工作人员在武汉为顾客服务。

武汉疫情危急,感染人数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科研机构都在积极寻找对策。端传媒记者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istitutes of Health, NIH)获悉,一款针对新型肺炎(2019-nCoV)的疫苗有望在三个月之内进行临床测试。

主持疫苗开发的是NIH下属过敏与传染病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的Anthony S. Fauci博士。他接受端传媒访问时表示,相比其他流行性病毒,冠状病毒有相对明确易懂的疫苗标靶。当年,研发SARS的疫苗需20多个月才展开临床测试,而这一次能够在短短时间内对新型肺炎进行疫苗研发工作,应归功于迅速测定、公布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中国科研人员,“他们与世界共享了信息”。

值得指出的是,2020年1月7日,中国科研人员检出新型冠状病毒,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1月11日正式对外界公布。这为各医药公司随后制作诊断试剂盒提供了重要依据。

然而在中国国内,确诊却需要漫长的行政流程。端传媒综合各大媒体报导,辉睿、捷诺等医药公司已在一月中旬向各地供应了十余万人份诊断试剂盒,而统筹权和确诊权仍握在湖北省疾控中心手中。全武汉仅有三家医院拥有确诊资格,许多医院面对潮涌般的患者,试剂盒却供不应求。医护人手紧缺,一些患者即便被高度怀疑感染冠状病毒,依然无法就医,延误了疫情的控制。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